欢迎进入温岭市宏铖齿轮厂官方网站!
全国知名锥齿轮、伞齿轴、花键轴生产厂商

15356599998/13906567767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

齿轮与齿轮机构

齿轮与齿轮机构

1、齿轮

  任意一个有齿的机械元件,当它能运用它的齿与另一个有齿元件接连啮合,从而将运动传递给后者,或从后者接受运动时,就成为齿轮。

  2、齿轮副

  由两个相啮合的齿轮组成的基本安排。两齿轮轴线相对方位不变,并各绕其本身的轴线而转动。

  3、平行轴齿轮副

  两轴线彼此平行的齿轮副。

  4、相交轴齿轮副

  两轴线相交的齿轮副。

  5、交织轴齿轮副

  两轴线不平行、也不相交的齿轮副。

  6、齿轮系

  若干齿轮副的任意组合。

  7、行星齿轮系

  若干同轴构件组成的齿轮安排,其间至少有一个行星架,其上装有一个或多个行星运动齿轮。

  a.简单行星齿轮系

  由三个同轴构件组成的行星齿轮系,其间仅有一个行星架。

  b.差动齿轮系

  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自由度的行星齿轮系。

  c.复合行星齿轮系

  具有一个以上行星架的行星齿轮系。

  8、齿轮传动

  运用齿轮传递运动的传动方法。

本文转载于网络


齿轮加工的一些小知识

齿轮加工的一些小知识

齿轮加工可以分为齿坯加工和齿面加工两个阶段,此中齿面加工可以分为成形法和展成法还有’仿形法三种加工办法简介

  1、成形法是运用成形刀具对工件举办加工的办法。

    2、展成法是运用工件和刀具作展成切削活动举办加工的办法。

     3、仿形法是刀具依照仿形设备进给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办法称为仿形法。

  4、展成法加工齿面的重要特点是,一把齿轮刀具可以加工与其模数、齿形角持平的不同齿数的齿轮。

  5、齿轮加工中的齿面加工办法有滚齿、插齿、剃齿、珩齿、磨齿等。

  6、滚齿的主活动是滚刀的反转展转活动。

  7、滚齿法的分齿活动是为了保证明现展成活动,垂直进给活动是为了完成切出齿宽,径向进给活动是为了保证切除齿槽深度。

  8、展成法加工齿轮重要用于成批生产和齿轮精度要求比力高的场所。这种办法用于各种齿轮齿廓、花键键齿、蜗轮轮齿等外表的加工,其特点是刀刃的形状与所需外表几何形状不同。例如齿轮加工,刀刃为直线(滚刀、齿条刀),而加工外表为渐开线。展成法构成的渐开线是滚刀与工件按严格速比滚动时,刀刃的一系列切削位置的包络线。

本文转载于网络

螺旋伞齿轮的特点

螺旋伞齿轮的特点

螺旋伞齿轮的特点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1、归纳曲率半径比渐开线齿轮传动大许多,其触摸强度比渐开线齿轮传动约高0.5~1.5倍。

  2、两轮齿沿啮合线方向的翻滚速度很大,齿面间易于构成油膜,传动效率较高,一般可达0.99~0.995。

  3、螺旋伞齿轮不容易跑合,而且磨损不是很严重。  

      4、螺旋伞齿轮无根切现象,故较小齿数可以少。但螺旋伞齿轮对中心距、切齿深度和螺旋角的差错敏感性很大,这三项差错对承载才能影响较大,故螺旋伞齿轮对制造和装置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螺旋伞齿轮曲折强度较弱,切削同一模数的大、小齿轮,需用两把不同的滚刀。

本文转载于网络


齿轮机械设备有哪些优势呢?

齿轮机械设备有哪些优势呢?

    齿轮传动的优点 传齿轮动设备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从动轮齿直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设备。按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分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相交轴圆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螺旋齿轮传动。  

  齿轮是各类机械产品中用于传递动力或运动的重要根底零件,常见的齿轮类型从结构上分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非圆齿轮等,从齿形上分有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圆弧齿轮等。齿轮制造的确是一个专门化的范畴,出产需求专用设备协作运用专用刀具,这是因为对齿轮进行批量、高效出产的需求而构成的加工制造形式。从传动原理来说,能够完成运动或动力传动的齿轮齿形有许多,但是实践运用的仍是上面说到的几种,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具有出色的传动功用,另一方面能够运用专用设备、专用刀具对它们进行高功率、高精度加工也是它们被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因而,长期以来人们一贯不断研讨各种齿轮加工专用机床、专用刀具、专门工艺来满足各工业范畴对各种齿轮的需求。

  传统的齿轮加工机床,大部分是依据齿轮啮合原理、选用滚切法加工齿轮,一部分选用成形法加工齿轮,其加工刀具与被加工齿轮之间的首要运动联络相当于一对相啮合的齿轮或齿条之间的运动联络。选用数控技术后,齿轮加工机床的加工功率和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但底子加工原理并没有改动。

  本文转载于网络

齿轮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齿轮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机械设备中用到齿轮是很常见的,但是齿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怎么被引用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人类对齿轮的使用源远流长,有史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齿轮的国家,人类实用的机械齿轮,最早发明于华夏文明区、战国时期,距今约2300~2500年前。

齿轮可能是由早期齿轮形器物(木、骨、石、金属制成,用于装饰;天文计算、标记;切割等),逐渐演变为制动传动型齿轮。

在西方,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旋转运动的问题。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希腊有名的发明家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缘上均匀地插上销子,使它与销轮啮合,他把这种机构应用到刻漏上。这约是公元前150年的事。在公元前100年,亚历山人的发明家赫伦发明了里程计,在里程计中使用了齿轮。公元1世纪时,罗马的建筑家毕多毕斯制作的水车式制粉机上也使用了齿轮传动装置。到14世纪,开始在钟表上使用齿轮。

本文转载于网络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