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tified guarantee
Material guarantee
Quality guarantee
                        2025
10 / 271.常用合金钢材料
低合金高强度钢(如20CrMnTi、20CrMo):渗碳后表面硬度HRC58~62,心部韧性好,适用于中等载荷(如汽车、工程机械)。
中碳合金钢(如40Cr、42CrMo):调质处理后硬度HRC45~50,抗冲击性强,适合重载(如矿山机械)。
渗碳钢(如18Cr2Ni4WA、20Cr2Ni4A):高镍含量提升淬透性,表面硬度HRC60+,用于高速重载(如风电、航空)。
轴承钢(如GCr15):高碳高铬,耐磨性极佳,适用于高精度、低噪音场景(如机器人关节)。
耐腐蚀钢(如316L不锈钢):耐腐蚀性强,用于化工、海洋环境(如食品机械)。
	
2.选材原则
载荷/转速:高载荷选40Cr、42CrMo;高转速选20CrMnTi。
工艺:渗碳钢控层深(0.8~1.2mm);中碳钢需调质。
环境:腐蚀环境必选不锈钢。
2025
10 / 21一、 铸铁材料
适用于中低速、重载、对减震性要求高的场合。
球墨铸铁(如QT600-3):最常用。性能接近钢,强度高、耐磨且减震性好,性价比突出。广泛用于汽车差速器、工程机械等。
灰铸铁(如HT300):减震性极佳、成本低,但强度和韧性差。仅用于低载荷、低速的开放式传动。
二、 非金属材料
主要用于轻载荷、高转速、要求低噪音、耐腐蚀或忌油的场合。
工程塑料(如尼龙、聚甲醛):最常用。重量轻、运行噪音极低、耐磨且自带润滑性。普遍用于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产品。
选材核心:重载、低成本选球墨铸铁;轻载、要求静音选工程塑料。
2025
10 / 15一、非标齿轮理论
非标齿轮,即非标准齿轮,是为满足特定机械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而设计的齿轮。其设计突破了标准齿轮的参数限制,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应用环境和功能要求进行定制,涵盖承载能力、传动比、转速等关键参数。
设计理论要点:
1.参数定制化:非标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变位系数等核心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例如,在需要高承载能力的场景中,可通过增大模数或优化齿形来提升齿轮的强度。
2.性能优化:通过优化齿轮的几何参数(如齿形、齿向)、材料选择及表面处理工艺,可显著提高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寿命。例如,采用渗碳淬火处理可增强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3.仿真分析: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有限元分析(FEA)技术,对齿轮进行精确建模和性能预测,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优化。
	
二、非标齿轮制造工艺
非标齿轮的制造工艺涵盖设计、材料选择、加工、检测及表面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均对齿轮的最终性能产生关键影响。
制造工艺流程:
1.设计阶段:
需求分析: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齿轮的传动比、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以及不锈钢材质的具体型号、表面处理要求等。
精确建模: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并结合FEA技术对齿轮的强度、刚度等性能进行预测和优化。
2.材料选择:
根据齿轮的使用环境和负荷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常见的齿轮材料包括合金钢(适用于高承载场景)、不锈钢(适用于耐腐蚀场景)、铸铁(适用于低成本场景)等。
3.加工工艺:
坯料制备:通过切割、锻造、铸造等方式获得接近最终形状的坯料,为后续加工留适当余量。不锈钢坯料需注意其材质特性,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工艺参数,防止出现裂纹等缺陷。
齿形加工:滚齿加工:效率高、精度较高,适用于加工外齿轮。需根据不锈钢齿轮的硬度选择合适的滚齿刀,如硬质合金滚齿刀。
插齿加工:适合加工内齿和外齿,尤其是内齿轮及小模数齿轮。刀具通常为高速钢。
铣齿加工:可加工出复杂的齿形,对于一些非标形状的不锈钢齿轮铣削较为适用。但加工精度相对滚齿和插齿略低,需合理选择铣刀和切削参数。
磨齿加工:对淬硬后的齿轮进行精加工,能显著提高齿面精度和光洁度。常用CBN或陶瓷材质的磨齿砂轮。
其他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可能还需进行钻孔、铰孔、攻丝等加工,以安装键、轴等零部件。需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4.质量检测:
尺寸精度检测:使用卡尺、千分尺、三坐标测量仪等量具,检查齿轮的模数、齿数、齿厚、齿宽、孔径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齿形精度检测:使用齿轮测量中心等专业设备,对齿形误差、齿向误差、齿距累积误差等进行检测,确保齿形精度达到相应等级标准。
表面质量检测:通过目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方法,检查齿面是否有裂纹、气孔、夹杂物等缺陷,以及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
5.表面处理:
热处理:通过淬火、回火、渗碳淬火、氮化等工艺,提高齿轮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需根据不锈钢材质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防止齿轮变形、开裂等缺陷。
镀层处理:镀硬铬、镀镍磷合金等镀层处理可提高齿轮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润滑性,改善齿轮的表面质量和使用性能。
2025
09 / 25平面直伞齿轮(通常指直齿圆锥齿轮)出现断齿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失效形式,主要由过载、疲劳、设计缺陷、制造误差或维护不当等因素引发。以下是具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一、过载与冲击载荷
1.原因
短期过载:如设备启动时瞬间扭矩过大,或传动系统被卡死导致齿轮承受超出设计极限的载荷。2.表现
齿根处出现明显断裂面,断口平整或呈脆性断裂特征。3.预防
优化启动/停止流程,避免急加速或急刹车。
	
二、疲劳断裂
1.原因
交变应力:齿轮在长期运转中,齿根部位因弯曲应力反复作用产生微裂纹,逐渐扩展至断裂。2.表现
断齿边缘呈贝壳状花纹(疲劳源区),断口粗糙度逐渐变化。3.预防
选用高疲劳强度材料(如合金钢)并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如渗碳淬火、喷丸)。
	
三、设计缺陷
1.原因
模数选择不当:模数过小导致齿厚不足,抗弯强度降低。2.表现
断齿位置与设计薄弱环节一致(如小齿数齿轮)。3.预防
重新计算齿轮参数,确保模数、齿数满足强度要求。
	
四、制造与装配误差
1.原因
加工误差:齿形误差、齿向误差或基节偏差导致啮合不良,局部应力过大。2.表现
断齿位置与加工缺陷位置相关(如齿形误差处)。3.预防
严格控制加工精度(如ISO 6级以上精度)。
	
五、维护不当
1.原因
润滑失效:润滑油变质、油位不足或油路堵塞导致齿面直接接触。2.表现
断齿前伴随齿面磨损、点蚀或胶合等前期失效。3.预防
建立定期维护计划,检查润滑油状态和齿轮磨损情况。